详细内容
焊锡一般由锡(Sn)、铅(Pb)等金属组成,不同的成分比例会影响焊锡的性能。常见的分类有有铅焊锡和无铅焊锡。
有铅焊锡:主要成分是锡和铅,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和较低的熔点,能在较低温度下实现良好的焊接效果,成本也相对较低。但由于铅是有毒金属,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在一些对环保要求较高的领域已逐渐被限制使用。
无铅焊锡:为了满足环保要求而开发,通常以锡为基础,添加少量的银(Ag)、铜(Cu)、铋(Bi)等金属来改善其性能。无铅焊锡的熔点一般比有铅焊锡高,焊接难度相对较大,但符合环保标准,在电子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无铅焊锡
常见的无铅焊锡有锡银铜(SAC)系列,如 SAC305(锡 96.5%、银 3.0%、铜 0.5%),其熔点大约在 217 - 220℃。
还有一些其他成分的无铅焊锡,如含铋的无铅焊锡,其熔点可能会更低一些。例如,锡铋合金焊锡,当铋含量较高时,熔点可低至 138℃左右,但这类焊锡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可能与传统的锡银铜焊锡有所不同。
机械应力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经常受到振动、冲击等机械应力,会使焊点承受额外的力量,容易导致焊锡疲劳、开裂。例如,在一些移动设备或工业振动环境中的设备,其焊点可能在 1 - 3 年内就会出现问题,影响焊锡的实际使用寿命。
长期的机械应力还可能使焊锡与电子元件引脚或电路板之间的结合力下降,出现虚焊现象,进而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使焊锡的有效使用寿命缩短。
回收后的处理
精炼提纯:回收的焊锡通常含有杂质,需要进行精炼提纯。一般采用电解精炼、火法精炼等方法,去除其中的杂质,提高焊锡的纯度,使其达到再次使用的标准。例如,电解精炼可以通过控制电解条件,使锡等金属在阴极上沉积,而杂质则留在电解液中,从而实现金属的提纯。
重新加工:将精炼后的焊锡根据不同的用途,加工成各种规格的焊锡产品,如焊锡丝、焊锡条、焊锡球等。在加工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助焊剂等添加剂,以提高焊锡的性能。